【聯合晚報╱記者嚴文廷╱台北報導】

大學學測自然科對部分考生來說,常常是最艱困的一科,補教與高中老師建議,最後衝刺階段,要先反覆練習近五年的考古題,熟悉學測的命題模式,再回頭補上自己疏漏或錯誤的觀念,就能把握最基本的分數。老師更強調,自然科不難只是題目長,多點耐心就能多拿分。

補教物理老師張鎮麟建議,距離考試只有一周間,自然科考古題要整份一起做,才像是在考試,考生應強迫自己在100分鐘把68題都做完,切忌把自然科考古題分科拆解,以免學測臨場時 遇到跨領域的綜合題型慌了手腳。他強調,考前最後這幾天,別再花時間鑽研太深的題目,學測考的是觀念,先弄清楚自然科的基本概念最重要。

基隆女中物理老師張仁壽表示,考前衝刺最忌諱浪費時間,五年前的舊教材考古題就別花時間研究,盡力把近五年考題反覆練習即可。他觀察這幾年的學測自然科發現,題目敘述有加長的趨勢,尤其是物理與地球科學,和一般平常考試很不一樣,考生必須多花點時間練習考古題,適應長題目的繁瑣敘述。

考場上 耐住性子讀題目

張仁壽強調,學測考的觀念都不難,只是閱讀需要時間,考生要耐住性子讀完文章讀完,再去分析這題要考什麼觀念,這時答案通常已經顯而易見,「難度不高、題目長」已經是學測自然科的趨勢,考生多熟悉命題模式絕對有好處。

補教化學老師王宇還提醒考生,自然科只是五科中的一科,還分成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球科學,對考生來說好像報酬率很低。其實自然科考題都不難,他建議考生先仔細看過考古題,再複習化學科容易出錯的觀念,甚至拿起課本重新建立正確觀念,一定會有所領悟,也是考前衝刺最有效率的讀書方式。

另外,生物科高一、高二的課程內容非常多,補教生物老師姜孟希表示,仔細分析歷屆試題發現,高二課程占命題比率不到一成,考題幾乎都集中在高一課程裡。因此考生只要先讀熟高一的內容,再做完考古題,保證可以拿到8成的分數。他也提醒,歷屆生物科都有超過50%的題組,有大量圖表等著考生,因此考生應學會從題目找答案,強化分析圖表的能力。

天文學、地質學 必複習

地球科學方面,補教老師鄧翔分析,考題觀念的重複性非常高,做完五年的歷屆考題就會發現,天文學、地質學是命題的集中區,代表命題教授認為這些很重要,多看這類題目,考前再複習一次這兩個單元,應該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。

來源:http://mag.udn.com/mag/campus/storypage.jsp?f_ART_ID=23247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acecl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